生涯心路

                      信望愛的一生~陳五福醫師    陳五福/口述  曹永洋/整理

 

                                                       

 

成長背景-
  1918年12月20日我出生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羅東鎮,父親是個樸實、勤勉的農夫,後來從商,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主婦。我的父母親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小時候我雖受呵護,但並不被溺愛。我在日據時代完成小學到大學醫學院的教育,二次大戰結束後,我已經27歲了。

求學過程-
  我在羅東公學校完成六年的小學教育,為了就讀中學,我投考基隆中學。後來考入台北高等學校。三年的高校教育,對我的後半生發生深遠的影響。畢業後進入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前身)農學院,讀了一學期,發現與興趣不合,休學返鄉。第二年考入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後留在母校附設醫院-現今台大醫院眼科部擔任住院醫師三年。

                       剛進入基隆中學的陳醫師與同窗合影(後排中)

五福眼科行醫過程-全能醫師
  1946年(28歲)返回故鄉羅東鎮開設「 五福醫院 」,這一年底與三峽陳連年小姐結褵,我們育有五個兒女。
  當時台灣由於大戰期間造成的創傷,一般百姓的生活 ,在物質上十分匱乏。做一個鄉下醫生,我的病人對象初期幾乎都不是眼疾的病患。我這個受過完整醫術專業訓練的「 草地醫生 」被視為全能醫生。有很長的一段年月,我往診(親赴病患家替患者治病)的交通工具是一部腳踏車。除了羅東鎮區,住有很多泰雅族原住民的寒溪,也是我常去醫療的偏遠地方。當時因是盛壯之年,揹著單車越過乾涸的河床,爬上堤岸,氣喘吁吁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

       1946年陳醫師與陳連年女士在台北市中山禮拜堂舉行基督教婚禮

         後來我為了減省體力的消耗,能跑到更遠的地區替病人治療,我買了哈雷摩托車,可以載著護士,放上診療包,保持更快的機動性來挽救病患的生命,年紀大了一點,也騎了一陣子小型安全的摩托車,等到有能力購買轎車,那已是伴隨台灣繁榮的70年代了。

    等到我的「 五福眼科 」進入真正以眼疾為對象的階段,罹患眼疾的病人中有些由於先天遺傳、或因為急症感染失明、或因為意外事件喪失視力。每當我面對遭遇永遠喪失視力的病人,看到他們聽到如同死刑的宣判,臉上顯出茫然、驚恐、無助的神情,使我鏤骨難忘。

籌辦「慕光盲人習藝所」-
   1959年(41歲),我把籌辦「 慕光盲人習藝所」的初衷告訴我的伴侶-陳連年女士,得到她的全力支持。是年11月3日在羅東北成街11號創校並舉行第一屆開學典禮。學員對象為15歲~40歲男性盲胞(包括弱視),班級分初級班和高級班,修業期間均為一年。也是在這一年,我讀到高橋功在一篇文章裡介紹野村實撰寫的《 人-史懷哲 》,衷心感動。12月15日第一次以德文和史懷哲通信,當時已84高齡的史懷哲先生竟遠從非洲親筆回信鼓勵我致力這項盲人教育福利事業,於是與非洲蘭巴倫史懷哲家屬及史懷哲中心昆士巴赫的「 史懷哲紀念館 」展開恒久不渝的友誼和書信往返。
  「 慕光 」後來定名為「 慕光盲人重建中心 」。1978年因舊校址之規模不敷應用,遷校到宜蘭縣冬山鄉冬山路三段179號現址。

           史懷哲的親筆回函

榮耀因奉獻而來-
  我從事的眼科醫師工作、盲人福利教育事業「 慕光盲人重建中心 」,使我先後獲得各種鼓勵和獎狀。1983年我榮獲「 台美基金會 」第一屆「 社會服務獎 」。1985年榮膺第二屆「 吳尊賢愛心獎 」1989年榮獲第十二屆「 吳三連醫學獎 」。幾十年來我雖以個人的微薄力量在社會慈善工作稍盡棉薄之力,但是我的內人陳連年女士、教友、家人、慕光同工以及社會關心盲胞教育福利事業的善心人士長期的奉獻和協助,才能使我稍稍實踐服務人群的心願。

           1989年榮獲吳三連獎第12屆醫學獎

 

      1989年(71歲)12月我從眼科醫師工作崗位上退休,長達46年的醫師生涯告一段落。長期的工作,使我在身體上也顯出疲勞的跡象,我經歷了五次的開刀手術。1990年12月在台大醫院接受肝腫瘤切除手術,並判定為肝癌。

   我知道自己俗世的生命,在神的數算之中,影響我最深遠的史懷哲在他那本有名的自傳《 我的生活和思想 》裡結語中這樣寫著:「 我用安靜和謙虛的心情,等待著未來的日子。這樣,如果有一天我必須放棄工作的時候,才不至於沒有內心的準備。我們不論是工作的人或是受苦的人,我們的責任總是在保持我們的力量,把自己當作已經爭到那種不可暸解和平的人。 」
   人生的旅程,不過數十寒暑,人孤單地來到這個世界,又孤單地離開這個世界,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善盡自己的職責,為國家和自己的鄉土多做一點服務,這人生豈不是更有意義嗎?
   我也感謝從父親那一代開始,我們蒙受的神恩,基督的信仰是我工作的最大力量,我以不斷的靈修來補充自己的欠缺和困乏。感謝上帝賜給我這些試煉。阿門。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